close
2002年日韓世界盃 總統說是台灣足球元年
事過境遷,2006年德國世界盃,台灣還是足球沙漠。
4年 !雖然不能苛求足球界或是體育界展現出什麼亮麗的成績,
但是!卻還是讓人感到一絲絲短視近利的官僚作風。
其實也不能怪民眾,老實說!大家多多少少被媒體牽著走
媒體報導什麼,多數的群眾就會被吸引過去。
足球世界盃是歐洲的盛事、更是拉丁美洲的盛事!
也許足球在台不是一項很熱門的主流賽事,
所以台灣的民眾只能在世界盃開打之時,被商業化的廣告給感染。
不光是足球,很多活動也是如此 ---
從以前到現在,台灣的各項硬體建設永遠卡在利益優先,永遠被社會綁架。
巨蛋要蓋先擺平財團的利益瓜分 高鐵要蓋先談好政治酬金
體育賽事總是看到一群默默耕耘的人在奉獻出他的生命之後
才看到政府一點微薄且緩慢的奧援 前提是要有版面以及鎂光燈的閃耀
林英傑拿著國旗在世界上的極地奔跑著 他走出台灣
王建民在大聯盟一場又一場的面對強敵 他介紹台灣
而在這之前 誰理過這些人 我還記得林英傑在第一場賽事時
介紹的版面不是在體育版 而是把他當作一位想法特異的人在介紹
而這一個月 每當主播說出 民眾熬夜看世足 為球隊加油之時
我心裡頭納悶的是 到底有多少人是對足球稍有概念的
而不是一窩瘋的參與這場很商業很變調的台灣世足瘋
也許喜歡一項運動不需要很懂得那項運動 喜歡本身不需要理由
但是只在特定時段 特殊場合 才展現對那樣運動的熱愛
也真詭異 就像台灣明明很多人不看F1 也不知道WRC是什麼
卻把秋名山那一套拿來套用在賽車運動上
然後就成為賽車等於飆車 於是賽車就變相的被污名化
MOTO GP更是嚴重,HONDA HRC RS125誤認為國產的小綿羊!
有多少人知道?登祿普是輪胎供應商不是避震器製造商。
今天晚上打完冠軍戰之後,可能足球的新聞時段就會大幅度的減少。
然後在四年過去、又有一段一個月的熱潮,四年又四年。
要到哪一年,世界盃上才能為自己的國家代表隊加油吶喊?
而不是在餐廳吃吃喝喝,買周邊商品當作自己參與了世界盃。
全站熱搜